5月15日晚,我校在E1-4报告厅举办“学习雷锋六十一年 雷锋精神永远相传”人文通识教育之劳动精神教育主题讲座。会议由人文通识教育教研室吴雯老师主持,校党委副书记刘继兵老师,学生科科长张维峰老师参加会议。400余名师生代表聆听报告讲座。


会议邀请了陕西省澄城县军干所荣誉军人张清海同志以“学习雷锋六十一年 雷锋精神永远相传”为题开展主题报告讲座。他指出,雷锋同志生前在校是好学生,去工厂是好工人,到部队里是好战士。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,辉煌的一生。他那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,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,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,脚踏实际的工作作风,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热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,已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。张清海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自身经历,围绕“学生时代学雷锋”“美好军营学雷锋”“退休返乡学雷锋”表达了自己以服务人民为乐、以爱国拥军为荣、以党的事业为重的深厚情怀。他表示,自己坚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,在雷锋精神鼓舞下,以“三牛”精神激励自己,努力把伤残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奉献的欢乐,真正使自己退而不休,残而不废,永葆军人本色,活到老,学到老,把雷锋精神传播到老。
最后,张清海同志用合辙押韵、抑扬顿挫的原创快板结束了本次的报告讲座。
相关链接:
张清海,男,生于1949年2月,共产党员,陕西省澄城县军干所重残功臣。曾先后荣获"全国自强模范”,“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”“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”“全国绿化奖章”“全国先进军队退休干部”“中国好人”和“全国最美家庭”等中、省、市、县37种殊荣。近几十年,为清华、北大、人大、北理大、西安交大等十几所高校、8个省市(北京、天津、陕西、甘肃、河北、云南、山东、河南)部队官兵、机关干部、企业厂矿员工和社区居民等作红色基因报告410多场,听众达70多万人,在社会引起良好的反响。其事迹先后被《人民日报》等74家新闻媒体广泛报道,其中,仅《人民日报》就作过3次较大宣传,被“解放军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”、北京“国家记忆——“时代榜样”3D云展览馆”和河北省“保定市中国共产党党员日记博物馆‘雷锋柜’”分别全文收录,还被编入中学生爱国教育课本和全国57家大型书籍及市、县志。如今,他的7张珍贵照片和荣誉证书已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,还有13张奖状和照片被陕西省档案馆收藏。相继17次赴人民大会堂、京西宾馆和钓鱼台领奖,并受到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